您好,欢迎光临中国颗粒学会!

中国颗粒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柳朝晖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环保专业委员

姓名: 柳朝晖

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

职称: 教授研究员或同等级别

研究领域: 富氧燃烧碳捕集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基于离散体系的跨尺度多相反应流的介观理论与方法

获奖情况: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基于离散体系的跨尺度多相反应流的介观理论和方法,2014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富氧燃烧碳捕集关键技术装备及工程示范,2018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湍流及多相反应流介观模型的新进展,2003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煤燃烧过程中矿物质变化行为的理论描述及数值模拟,2000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富氧燃烧燃烧装备研发及系统集成示范,2018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双蓄热式防脱碳工艺及加热炉长寿技术,2014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燃煤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形成、排放与控制,2007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煤燃烧过程的数学模化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1997华中科技大学重大科技进展,富氧燃烧碳捕集关键技术装备及工程示范,2018FacilityAward,ISAPowerIndustryDivision,2017日内瓦发明展金奖,富氧燃烧碳捕集技术,2017

曾担任项目情况: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技术能力的提升与创新,2019YFE0100100,2020-20212.碳捕集、封存、利用的示范及新一代技术研发,2016YFE0102500,2016-20193.复杂多孔结构表界面反应与传递机理,2016YFB0600801,2016-20204.富氧燃烧高效低成本运行关键技术与示范,2018YFB0605300,2018-202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973)1.湍流多相流动与气化反应耦合机理、过程强化及火焰结构特征,2010CB227004,2010-20142.燃烧源可吸入颗粒物源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其成因,2002CB211601,2003-200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35MW富氧燃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及工程示范,2011BAC05B00,2011-20142.燃用新疆高碱煤60-100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前后墙对冲π型锅炉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2015BAA04B02,2015-201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1.新型O2/CO2循环燃烧设备研发与系统优化,2009AA05Z315,2009-20122.煤燃烧的CO2减排技术与污染物协同脱除,2005AA529330,2005-2008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1.基于氧燃烧的大规模碳捕获和埋存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2012DFB60100,2012-2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碳颗粒群悬浮燃烧的全解析直接数值模拟研究,51876075,2019-20222.气固湍流燃烧多尺度耦合模拟与设计方法,51390494,2014-20183.湍流颗粒迁移碰撞的亚格子效应及其模型研究,51276076,2012-20164.湍流与粗颗粒群相互作用的格子Boltzmann模拟,50976042,2010-20125.非等温气粒两相湍流中颗粒所见标量统计特性研究,50576027,2006-20086.湍流气粒两相流附加耗散的机理与模型研究,50276021,2003-20057.湍流气粒两相流中两相速度脉动关联的时间尺度研究,50006003,2001-2003

学术任职: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专业委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环保专业委员

邮箱: zliu@hust.edu.cn